2018中国人口图鉴总人数 2019中国人口统计数据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。
国家统计局发布《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。
公报显示,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,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,占总人口比重(常住人口城镇化率)为59.58%,比上年末提高1.06个百分点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.37%,比上年末提高1.02个百分点。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,出生率为10.94‰;死亡人口993万人,死亡率为7.13‰;自然增长率为3.81‰。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.86亿人,其中流动人口2.41亿人。
2018年中国劳动人口跌破9亿,人口红利渐行渐远
中国把16-59岁年龄段的人划分为劳动人口。2018 年年末该年龄段人口约为8.97 亿人,比 2017 年年末减少 470 万人。
从比例来看,2018 年劳动人口占比 64.3%。与此同时,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持续增加,2018 年为 2.48 亿人,占比 17.9%,比例同比去年增加 0.6%。
长期以来,中国都享受着人口红利。但随着生育率的下降,中国劳动人口增速放缓,整体数量在 2011年达到最高峰值 9.41 亿人,随后劳动人口绝对数量逐年下降。生产者/消费者的比例也从 2011 年开始整体趋势下降,2017 年为 124.6%。
随着人口红利发生拐点,生产者/消费者比例下降,提供服务和劳动的人数下降,消费人口则逐渐增多,那么商品和服务供给可能愈发供不应求,从而导致上涨价格,形成通货膨胀。
2018中国人口图鉴
过去的2018年,人口竞争白热化,鼓励生育也成为新的风向,这是一个人口被前所未有地重视的时代。
分省区市来看,2018年各地的人口增长表现如何?常住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是广东、浙江、安徽、河南、山东、广西等地;但统计数据显示,全面二胎政策在多地未能挽救生育率下降的局面。
广东依然保持了其人口第一大省的地位,过去一年的人口增长表现可圈可点,增量位列已公布数据的25个省区市第一,并且连续第4年人口增量达到百万级。
衡量一个地方对人口是否有吸引力,“宜业”仍然是最核心的标准,生育则是影响地区人口数量的另一因素。叠加这双重影响,人口变化是否将改写未来区域经济竞争格局?这是有待长期观察的命题。
人口正被各地视若珍宝,谁得谁失?
3月18日,记者梳理从广东省统计局及《2019广东统计概要》获得的数据发现,2018年广东常住人口增加177万,连续第四年达到百万级。
其中,受出生率降低的影响,人口自然增长的贡献在减弱,2018年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由上一年的101.53万人减至92.76万人,这也表明人口机械增长(人口流入)做出了更大贡献。
另一方面,虽然广东斩获颇丰,但也面临着区域分化加剧的问题。2018年177万人口增量中超过150万人集中在珠三角,占比达84.74%,这一比重近年基本都在80%以上。
不仅如此,珠三角内部9市也在分化,第一梯队广州、深圳分别增加40.6万、49.83万,佛山和珠海分别增加24.9万和12.57万,但其余5市均只有数万人口增量。
广东人口增量再超苏鲁浙总和
2018年,广东常住人口增加177万人,比2017年的增量多7万人,延续了近年来人口增速逐渐有所提高的态势,并已连续4年人口增长超过100万人。
可供参照的是,粤苏鲁浙四个经济大省中,2018年江苏常住人口增长21.4万人,浙江增长80万人,山东增长41.4万人,广东的人口增量超过其他三省之和。
支撑广东人口加快增长的动力是什么?
2018年广东人口增量中,自然增长92.76 万人、机械增长84.24万人。对比2017年的101.53万人和68.47万人,出现“一降一升”。更为直接的是,2018年广东出生人口迎来拐点,出生143.98万人,较2017年的151.63万人减少7.65万人,结束增势。换言之,尽管人口自然增长仍是主力,但贡献却在下降,其人口增量之所以能扩大,主要得益于机械增长加速的支撑。
浙江亦如此,近3年人口增量持续提高,但自然增长人口占全部新增人口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,过去3年依次为62.15%、53.28%和38.75%。
山东2018年自然增长60.96万人,但人口总数只增加41.41万人,意味着19.55万人流出,2017年情况也类似。作为政策放宽后生育意愿较强的省份,近年山东人口增长依靠自然增长支撑,但人口流出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这一优势,同时,人口自然增长势头的减弱正构成新的挑战。
事实上,2018年4省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明显下降,广东从2017年的9.16‰降为8.24‰、浙江从6.36‰降为5.44‰、江苏从2.68‰降为2.29‰、山东从10.14‰降为6.08‰。这其中,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相对较高;江苏低于全国3.81%的平均水平;山东则下降最快。
由此也不难看出,广东人口增量之所以能再创新高,并连续两年超过苏鲁浙之和,关键在于广东仍有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,同时人口流入加速,部分抵消了前者的疲软。
就吸引人口而言,广东具备多重优势,包括气候宜居;近年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成效显著,新经济创造了大量优质岗位,并且市场经济历来相对发达,中小民营企业众多,更能灵活和多元地吸纳人口,“经济决定就业,就业决定人口”。
胡刚还表示,广东许多城市率先推出并持续强化的人口政策也产生了明显效果,最突出的是大幅降低户籍门槛,包括广州和深圳在内的城市落户政策都已经非常宽松了。一个人的落户往往会带来家人的迁入,并且稳定性相对较高。
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分析,未来广东人口流入将有可能承压,因为全国人口增长在放缓。当前,粤港澳大湾区将构成广东人口增长的新动力,但不能夸大它的作用,粤港澳大湾区对人口的需求将更注重素质而非数量。
人口向大城市集中
生育和人口流入的双重优势,并不意味着广东就此可以“躺赢”。
广东同时是经济和人口第一大省,但与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致,人口分布也不均衡。2018年全省1.1346亿人口中,粤东、粤西和粤北12个地市占45%,这些地区的面积约占全省七成。
分化还在加剧。2018年,尽管广东21个城市全部实现人口增长,但有150万的增量集中在珠三角地区,而粤东、粤西和粤北分别仅增长5.55万人、14.88万人和6.12万人,部分城市人口增量只有数千,如河源增约2800人、揭阳约3400人。
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,过去5年间,珠三角新增人口占全省比重分别为60.23%、88.71%、82.81%、89.44%和84.74%,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。一些年份出现了个别非珠地区人口负增长的情况,如2017年粤东减少了3.32万人。
“人口均衡并非人口平均。”胡刚说,未来随着珠三角扩散效应的进一步增强,辐射带动粤东西北,后者人口有望增加,进而实现广东全省人口分布动态再平衡。
另一方面,看似“大赢家”的珠三角,也存在人口失衡问题。
作为珠三角的核心城市,广州和深圳处于第一梯队。2018年,两市常住人口分别增加40.6万和49.83万,尽管较2017年的45.49万和61.99万均有所下降,但仍十分可观,二者相加不仅占据了珠三角地区高达71.43%的份额,放眼全国来看也都排名前列,远超杭州、成都、南京等“新一线城市”。
佛山和珠海同样表现不俗,2018年分别增加24.9万人和12.57万人。其中,佛山在2017年就已出现人口增长爆发,当年增加19.4万人,远超2016年的3.21万人。。
珠海则是在2018年才有突出的人口增长,此前珠海每年的人口增量不足10万人,一些年份甚至才只有一两万的人口增长。对珠海而言,近年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,其区位优势增强。
惠州、东莞、中山、江门和肇庆形成了另一个阵营,2018年人口增长都并不突出,分别增加了5.3万人、4.97万人、5万人、3.65万人和3.63万人。
胡刚表示,作为一线城市,广州和深圳就业岗位丰富、工资水平较高,对区域内乃至全国人口都有很强的吸引力。
多国推出鼓励生育政策
2018年,包括日本、俄罗斯、中国等在内的国家都出现了出生率减缓的迹象。
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,2018年日本人口数量减少约44.8万;到2050年,日本每年人口减少量将达到90万。
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,2018年俄罗斯人口10年来首次下降,截止2019年1月(1日),俄罗斯人口为1.46794亿人,在过去一年人口数约减少了8.6万。
中国统计局1月2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018年年末,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约为13.95亿人,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,人口增加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。
此外,人口出生率由2017年的12.43%降至10.94%。
因此为了测井人口增长,都推出了相关的鼓励生育政策。
全国城市人口排名2019
次序 | 城市 | 核实常住人口 | 17年常住人口 |
1 | 上海 | 2418.34 | 2419.7 |
2 | 广州 | 1865.2 | 1449.84 |
3 | 深圳 | 1252.83 | 1252.83 |
4 | 北京 | 2153.5 | 2170.7 |
5 | 苏州 | 1229 | 1068.4 |
6 | 天津 | 1556.87 | 1556.87 |
7 | 杭州 | 1204.34 | 946.8 |
8 | 成都 | 1872.33 | 1604.47 |
9 | 宁波 | 1026.9 | 800.5 |
10 | 东莞 | 627.17 | 834.25 |
11 | 佛山 | 729.96 | 746.27 |
12 | 郑州 | 988.07 | |
13 | 金华 | 556.4 | |
14 | 温州 | 921.5 | |
15 | 武汉 | 1140.65 | 1089.29 |
16 | 嘉兴 | 603.37 | 465.6 |
17 | 厦门 | 452.05 | 401 |
18 | 昆明 | 782 | 678 |
19 | 泉州 | 946.4 | 865 |
20 | 济南 | 846.62 | 732.12 |
21 | 南京 | 880.67 | 833.5 |
22 | 长沙 | 908.79 | 791.81 |
23 | 无锡 | 683.05 | 655.3 |
24 | 常州 | 548.8 | 471.7 |
25 | 重庆 | 3562.31 | 3075.16 |
26 | 惠州 | 532.24 | 477.7 |
27 | 中山 | 332.92 | 326 |
28 | 青岛 | 929.05 | |
29 | 合肥 | 900.76 | 796.5 |
30 | 南宁 | 886.87 | 715.33 |
31 | 福州 | 821.22 | 766 |
32 | 西安 | 1031.68 | 945.21 |
33 | 台州 | 727.81 | 611.8 |
34 | 长春 | 868.9 | 767.71 |
35 | 贵阳 | 480.2 | |
36 | 大连 | 714.9 | 698.8 |
37 | 哈尔滨 | 1068.39 | 1099 |
38 | 乌鲁木齐 | 332.61 | 351.96 |
39 | 玉林 | 831.37 | 575.6 |
40 | 太原 | 437.97 | |
41 | 珠海 | 230 | 176.54 |
42 | 沈阳 | 827.7 | 829.4 |
43 | 石家庄 | 1062.57 | 1087.99 |
44 | 南昌 | 604.66 | 546.36 |
45 | 绍兴 | 525.48 | 501 |
46 | 呼和浩特 | 306.3 | 311.48 |
47 | 兰州 | 384.55 | 372.96 |
48 | 江门 | 452.93 | 456.17 |
49 | 烟台 | 704.83 | 708.94 |
50 | 鄂尔多斯 | 210.85 | 206.87 |
51 | 大庆 | 323.1 | 318.36 |
52 | 柳州 | 428.7 | 400 |
53 | 唐山 | 789.7 | |
54 | 咸阳 | 437.6 | |
55 | 海口 | 202.7 | 227.21 |
56 | 三亚 | 79.22 | 76.42 |
北京上海人口数量为2000多万,广州深圳成都1000万,除却北上广深的人口数量较多之外,天津、武汉、苏州、西安、郑州、杭州、长沙、青岛、南京、济南等省会城市人口数量也比较多,均在1000万以上。另外,宁波、无锡、东莞、佛山、合肥、常州、嘉兴、厦门、珠海等城市人口数量也在百万以上。
标签:中国人口
免责声明
本站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(QQ:422026368)